冬季的冷冽空氣讓許多騎士選擇暫停騎乘,但其實只要做好準備,冬季騎乘不僅可以舒適又安全,還能享受獨特的寂靜風景與挑戰樂趣。無論是通勤族還是長途騎士,本篇將提供冬季騎乘的關鍵技巧,讓你在低溫環境中依然保持最佳狀態!
1.減少風寒效應,避免體溫流失

在寒冷天氣下,風寒效應會讓體感溫度遠低於實際氣溫。因此,穿著防風、排汗良好的衣物 是關鍵:
✅ 內層:建議保暖內衣,速乾排汗材質,保持舒適、乾燥及溫暖,避免汗水積聚導致寒冷。
✅ 中層:長袖刷毛車衣外,也能短袖車衣搭配保暖袖套,提供溫暖。
✅ 外層:防風、防潑水外套,亦可選擇無袖背心,減少風寒影響。
💡 小技巧:應適時調整穿著,例如溫度升高時,解開外套、背心可收入中層穿著車衣口袋,以防止體溫過高導致出汗過多。
2.保暖重點部位,提升騎乘舒適度
冬季騎乘時,人體的血液會優先供應核心部位,導致四肢末端(手指、腳趾、耳朵)容易受寒,影響操控與舒適度。
🔹 手部:建議使用防風保暖手套,如防水保暖手套,以防止手指僵硬影響剎車與變速操作。
🔹 頭部與耳朵:可搭配排汗帽或頭巾,以減少熱量流失。
🔹 腳部:著短車褲時可以加上保暖腿套或膝套,車鞋可搭配防風鞋套,避免寒風滲透。

3. 提高可見度,確保騎乘安全
冬季白天較短,且天氣常陰暗或多霧,導致視線受限,讓騎士更容易被忽略。因此,增加能見度 是確保安全的重要措施。
✅ 使用高亮度車燈:即使在白天,也應開啟前後車燈,確保其他用路人能看到你。
✅ 穿著反光裝備:選擇帶有反光條的外套、手套或護腿帶,提升辨識度。
✅ 避開危險路段:應選擇乾燥且光線充足的路線。
4.補充水分,避免脫水影響表現
許多人以為冬季出汗較少就不需要頻繁補水,但其實,低溫會讓身體不容易察覺水分流失,而呼吸時的水氣散失也會加速脫水。
🔹 定時補水:建議每 20-30 分鐘補充 150-200ml 的水分。
🔹 適量補充電解質:冬季若騎乘時間較長,仍需補充少量運動飲料或電解質,幫助維持身體機能。
5.做足暖身運動,預防運動傷害
冬季氣溫低,肌肉彈性下降,若未充分暖身,可能增加受傷風險。因此,騎乘前請花 5-10 分鐘進行暖身運動:
✅ 腿部伸展:降低膝蓋與腿部拉傷的風險。
✅ 肩頸活動:避免長時間騎乘造成肩頸僵硬。
✅ 手臂與手指活動:確保剎車與變速靈活度。
💡 小技巧:在騎乘前適當搓熱雙手、甩動手臂,可促進血液循環,提升保暖效果。
6.預防性維護,確保騎乘安全
冬季路面潮濕、多沙石,容易影響自行車性能,因此自行車的保養更加重要:
🔹 鏈條與傳動系統:每次騎乘後清潔鏈條與齒輪,並適量上潤滑油,防止生鏽。
🔹 煞車系統:定期檢查煞車塊、來令片與碟盤是否有異物,確保制動性能正常。
享受冬季騎乘的樂趣!
冬季騎乘不僅能維持體能,還能享受獨特的風景與寧靜氛圍。只要掌握上述保暖、防風、可見度與維護技巧,你就能安心地在寒冷季節中騎乘,享受騎乘的樂趣!